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5组佩剑个人赛中,爱游戏一位身材高挑、眼神专注的少年吸引了全场目光,年仅14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攻势和沉稳的心态,连续击败多名种子选手,最终摘得银牌,这位来自江苏的小将用实力证明,中国击剑新生代正在崛起。
从羞涩少年到赛场焦点
三年前,姜鑫瑞还是个在体育馆门口踌躇不前的羞涩男孩,他已是手握多项省级赛事奖牌、被国家队教练重点关注的潜力新星。
“第一次拿起剑的时候,我爱游戏入口只是觉得那身装备很酷。”姜鑫瑞回忆起初次接触击剑的情景时笑道,然而这种单纯的好奇很快转变为真正的热爱,在启蒙教练张伟的眼中,姜鑫瑞有着超乎常人的专注力和领悟力。“很多孩子需要反复讲解的动作要领,他往往一点就通,更难得的是,他从不缺席训练,即使生病也会来观看队友练习。”
2023年省运会击剑比赛是姜鑫瑞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,当时年仅13岁的他面对比自己大两岁的对手,毫不畏惧地打出了11:5的悬殊比分。“那场比赛后,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‘场上只能靠自己’,无论教练在场边如何指导,最终执行战术、应对变化的只能是自己。”
技术与心态的双重淬炼
佩剑项目以其速度快、攻势猛著称,被称为击剑中的“短跑”,选手需要在几分之一秒内做出攻防决策,这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考验。
姜鑫瑞的技术特点十分鲜明——步伐灵活、攻击果断,他的招牌动作是假动作接快速劈杀,常常让对手措手不及,国家队佩剑组教练李明评价道:“姜鑫瑞的优势在于他善于思考,能够迅速识别对手的弱点并调整战术,这种比赛智商在年轻选手中相当罕见。”
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,2024年3月举行的华东区邀请赛中,姜鑫瑞因求胜心切导致动作变形,首轮即遭淘汰,那次失利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课。
“那天晚上我失眠了,反复回想比赛中的每一个失误。”姜鑫瑞坦言,“但正是那次失败让我明白,击剑不仅是技术的比拼,更是心态的较量,现在每次上场前,我都会深呼吸,告诉自己:不要想结果,只要做好每一个动作。”
日常训练:汗水铸就辉煌
清晨5:30,当同龄人还在梦乡中,姜鑫瑞已经起床准备晨跑,6:30到7:30是文化课学习时间,随后他前往学校上课,下午4点放学后,他立即赶往体育馆,开始每天4小时的击剑训练。 包含体能、技术和实战三个部分,体能训练包括跳绳、折返跑和核心力量练习;技术训练则着重于步法、剑法和攻防转换;实战训练是与不同风格的对手切磋,积累比赛经验。
“最累的是周末,一天要训练6个小时。”姜鑫瑞展示着手上厚厚的老茧,“这些茧子掉了又长,长了又掉,有时候练得太狠,吃饭时手都在抖。”但他从无怨言,因为他知道:“比赛场上,没有人会因为你训练辛苦而让着你,所有的汗水都是为了在赛场上那几分钟能够发挥出色。”
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有次儿子发高烧仍坚持要去训练,被她强行拦下后,竟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步伐。“看着孩子这么刻苦,既心疼又骄傲,我们能做的是全力支持他的梦想。”
学业与击剑的平衡之道
作为一名初二学生,姜鑫瑞如何平衡学业和训练?他的班主任王老师给出了答案:“这个孩子有着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,他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学习,训练途中也在听英语录音,虽然训练占用大量时间,但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中上游。”
学校也为姜鑫瑞提供了特殊支持,允许他在比赛前请假集训,并安排老师为他补课。“体育和教育不是对立面,而是相辅相成的。”王老师说,“击剑训练培养的专注力和毅力同样适用于学习。”
姜鑫瑞自己则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:“我把学习当作击剑训练,每门课就像不同的对手,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,数学需要逻辑思维,像策划进攻;语文需要积累,像基本功训练;外语需要多听多说,像观察对手的习惯动作。”
梦想与未来:站在奥运赛场上
当被问及未来目标时,姜鑫瑞的眼睛闪闪发光:“我的梦想是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,我知道这条路很长很艰难,但我会一步一步走下去。”
根据中国击剑协会的青训计划,像姜鑫瑞这样有潜力的年轻选手将有机会进入国家青年队,接受更系统的训练和参加国际赛事,2025年亚洲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可能是他迈向国际舞台的第一站。
国家队教练李明表示:“中国击剑正处于新老交替时期,我们需要新鲜血液,姜鑫瑞这样的年轻选手让我们看到了希望,但他还需要更多大赛磨练,特别是国际比赛经验。”

对于未来,姜鑫瑞既期待又清醒:“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,需要加强体能和应对不同风格选手的能力,每次比赛都是一次学习机会,无论输赢都能让我进步。”
击剑运动的新生力量
姜鑫瑞的崛起是中国击剑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,随着国家体育总局推广“击剑进校园”计划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接触这项被称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的运动。
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近年来注册青少年击剑运动员人数以每年15%的速度增长,各类击剑俱乐部和培训中心在全国各地涌现,这项曾经被视为“贵族运动”的体育项目正变得越来越普及。
体育专家认为,击剑运动能够培养青少年的专注力、决策力和心理素质,这些素质同样适用于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,像姜鑫瑞这样的少年榜样,将进一步推动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。
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临近,中国击剑队正在积极备战,也许不久的将来,我们能在奥运赛场上看到姜鑫瑞的身影,看他手持佩剑,自信地走向剑道,为中国击剑写下新的篇章。

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。”这句话不仅是姜鑫瑞的感悟,也是所有体育运动的真谛,通过刻苦训练和比赛磨练,青少年不仅能够提升技术水平,更能培养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,在人生赛场上,这种自信将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。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