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足球教练招聘风波,博士门槛引热议,资格不符取消录取
浙江省体育局下属单位在公开招聘足球教练过程中提出“需具有博士学位”的要求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在招聘程序进行中,应聘者曾某因不符合招聘条件被取消资格,这一事件再次将事业单位招聘中的学历门槛问题推上风口浪尖。
招聘条件严苛,博士学历要求引质疑
本次招聘由浙江省体育局某直属单位发起,爱游戏入口旨在为省级青少年足球训练项目选拔专业教练,招聘公告中明确要求应聘者“需具有足球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”,这一条件迅速在体育圈和教育界引发热议。
多位体育教育专家表示,爱游戏官网足球教练岗位更应注重实践经验、教学能力和专业资质,而非一味追求高学历,中国足球协会注册教练员王建国指出:“足球教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带队经验、战术理解力和青训培养能力,很多国际顶级教练并没有博士学位,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培养者。”
应聘者资格不符,招聘程序遭质疑
曾某作为应聘者之一,在初步筛选环节通过了资格审查,但在后续复核中被发现不符合招聘条件,浙江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在招聘过程中,我们严格执行公告中的条件要求,经过核查,曾某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与招聘条件存在不符之处,因此按照程序取消了其应聘资格。”
据了解,此次招聘设置了多轮考核环节,包括专业知识测试、实践技能考核和面试答辩,招聘单位强调,整个过程坚持“公开、平等、竞争、择优”的原则,全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。
人才评价体系再思考:学历还是能力?
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体育人才评价标准的深入讨论,浙江大学体育系教授李国强认为:“在足球教练招聘中设置博士学历要求,反映了当前人才评价体系中存在的‘唯学历’倾向,体育行业特别是竞技体育领域,应该建立更加科学、多元的人才评价标准。”
国家近年来多次出台政策,要求破除“唯学历、唯职称、唯论文、唯奖项”的倾向,2022年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,明确要求事业单位在招聘中不得设置与岗位职责无关的资格条件。
浙江体育局的回应与后续改进
面对舆论关注,浙江省体育局发布了情况说明,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招聘工作流程,优化人才评价标准,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将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,在坚持用人标准的同时,更加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,确保选拔出真正适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。”
体育局也表示将继续推进足球教练队伍建设,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,为浙江省足球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行业反思:体育人才选拔何去何从
这次事件折射出我国体育人才选拔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,北京体育大学专家李教授指出:“体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领域,学历固然重要,但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更应成为评价的核心指标,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,平衡学历与能力的关系。”
国际上,足球发达国家的教练选拔通常更注重专业资质和实践经验,欧洲足球联合会(UEFA)设置的教练认证体系分为多个等级,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和培训要求,而非仅仅看重学历背景。
网友热议:人才评价需要多元化
事件经媒体报道后,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,多数网友认为,足球教练岗位更应看重实际指导能力和战绩,而非学历高低,有网友表示:“如果穆里尼奥来应聘,会不会因为不是博士而被拒之门外?”
也有观点认为,高学历要求可能是一种筛选手段,但需要根据岗位实际需求合理设置,教育专家建议,事业单位招聘应当进行更加科学的岗位分析,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条件,避免人才浪费和错配。
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
这一事件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敲响了警钟,如何建立更加科学、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,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,专家建议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:
一是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标准,突出实践经验和专业成果;二是完善招聘程序,确保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;三是根据不同岗位特点,量身定制招聘条件,避免“一刀切”;四是加强监督机制,防止招聘过程中的不正之风。
浙江省体育局表示,将吸取本次事件的经验教训,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机制,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,也将加强对招聘工作人员的培训,提高招聘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。
足球教练招聘风波不仅是一个个案,更反映了新时代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的迫切性,如何在坚持标准的同时避免教条主义,在尊重学历的同时更加重视实际能力,需要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思考和努力。